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23wx.ai,最快更新锦衣为王最新章节!

望对方能划下道来,看看这一次的变革,底线究竟在哪里。

    “阁老,文官俸禄非加不可。此中内情,我想你亦知道的很清楚。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李贤默然点头,但并没有接着说下去,对方开了个头,意思还没有说清,所以自己不必急着表态。

    “加俸,吏制改革,非都进行不可。本朝吏治其实是上承元制,和宋制也相似,和唐制就不大相同了。其实,抚育一方要官员,但办事也非得有吏员不可,现在一面歧视吏员,办事又都靠他们,吏风一坏,就算官风再好,又能如何?京师六部,吏员挟制上官的事,比比皆是,不改,是绝然不行的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大约和太保的吏科学校有关吧?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张佳木坦然点头,道:“本卫的吏科学校,不过是个试验罢了。现在看来,还算是成功。现下以我的意思,要推行于大明天下,以后的吏员,全部要从学校中出来,而且要分门别类,比如有学算的,学法的,学商的,其实,这也是和地方官员雇佣幕宾一样,只是把私雇便成国家的正式职位,而且分为层级,其实也就是把典吏、攒吏、令吏分的更详细,层次更鲜明一些。当然,待遇也要强的多,现在一个小吏,如果只凭明面的收入,上不能养父母,中不能养自身,下不能抚妻子,这样他势必会贪污索贿,只有把人的收入提上去,才能以律科来刑束之,不然的话,就是又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……阁老,以为然否呢?”

    关于吏制改革的事,其实张佳木早就吹过风,而且所说的话都是切中时弊。其实当时的人都知道吏治不合理,急需改革,但就是没有这种真正能负起责任,并且有这种能力的政治家。

    明之吏制是极为失败的,连累后来学它的清朝也是如此,终明清两朝就没有真正运作很成功并且真正施行统治的地方官府。一切都是靠的宗族和士绅力量再配合官府的模糊统治,一直到清亡之后百姓,政府才能实行精确统治,真正粉碎了宗族的权力和士绅的统治。

    明的吏员,层次不清,责权不分,待遇差劲,社会地位低下,说是九年无差错可以升级考选为官,但实际上能通过这种苛刻考核的人万中无一。升迁无望,地位低下,又可以世袭,这种制度之下,当然就催生出一群群彼此勾手,损公肥私,甚至挟持上官,上下其手的吏员集团。

    在这种小吏的把持下,就算是有实权的地方大吏也不能不买账。至清时,户部的书吏甚至可以要挟封疆大吏,哪怕就是乾隆年间最威风,权势最大的福康安福大帅,对户部的这些吏员也是没有办法,该给的红包一文钱也不能少给,不然的话,他的军费报销就会遇到一次又一次的麻烦,麻烦一多,皇帝就可能心烦,对福康安的形象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形下,如何决择,相信也就不用多说了。

    明清之际,吏员的势力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的经营下来,渐渐至盘根错节。与之相辅相成的,就是师爷制度。

    因为官员自己没有从政经验,而且分身乏术,同时,地方吏员和当地士绅是彼此勾结的,根本不可信任。所以无论如何,上任时要带领着自己的一帮私人来帮手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师爷就大行其道了。

    在明初时,浙江绍兴因为多山少田,民皆困苦,而江南一带已经开发完毕,人文基础不弱,而各层官员又急需师爷,所以绍兴人开始大量出去应幕。一人带动一家,子侄之辈也早早就随之出去锻炼,长大后就被推荐到某官之下做事,时间久了,几十年上百年几百年下来,所有当官的幕府都少不了一个绍兴师爷。

    所为何来?因为别的官员用的就是绍兴人,师爷和师爷要打交道的,用的不是绍兴师爷,做起事来事倍功半,格外麻烦,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
    特别是要紧的刑名师爷,一定用的是绍兴人。绍兴师爷的一封书信,辗转天下,往往可以左右无数个地方官和京官,成案可以推翻,命案能打成无罪,数百年下,说是明清天下,在某种层面上来说,反而也可以说是绍兴人的天下。

    现在以张佳木的做法,就是要彻底革新改遍眼下的这种情形,吏员不能世袭,而且分门别类的由官府来任命,杜绝吏员和师爷之害。

    这其中利弊,李贤知之甚深,所以张佳木一说,他便是陷入沉思之中。

    ---

    月票,月票,月票!(未完待续,如欲知后事如何,请登陆www.qidian.com,章节更多,支持作者,支持正版阅读!)(未完待续)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